觅非播舍之家的故事:一对基督徒夫妇创办的特殊儿童福利院传递大爱
楚恒安来源:基督时报2014年09月04日 09:09
觅非播舍之家的斯蒂芬夫妇与孩子们。(图:rootedu.com) 觅非播舍之家的斯蒂芬夫妇与孩子们。(图:rootedu.com) 觅非播舍之家的斯蒂芬夫妇与来访的志愿者们。(图:资料图片) 觅非播舍之家的斯蒂芬夫妇与来访的志愿者们。(图:资料图片) 觅非播舍之家的斯蒂芬夫妇与孩子们。(图:资料图片) 觅非播舍之家的斯蒂芬夫妇与孩子们。(图:资料图片)
中国社会的难题之一——残障孤儿。有人曾说:“他们的问题不是身体上的残疾,而是因为他们是孤儿。”这样的生命像植物、像动物。没人关心、没人在意,如果消殒,叶落一样哑静。然而他们却是人。盼望活着的,渴望被爱的人。真的有人愿意远跨重洋,舍弃一切福乐,触碰这些满是泥尘风霜,不洁净、也不美丽的小脸吗?将他们僵硬、甚至蜷曲的身体揽在怀里,含着泪水大声说——我爱你?
觅非播舍之家是一家专门服务残疾弃婴的机构,创立者是一对跨国夫妻,丈夫叫斯蒂芬·施罗德,美国人,妻子叫新玮·施罗德,中国人。目前觅非播舍之家有四个中心,分别是觅非播舍村庄(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觅非播舍育婴房(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觅非播舍医疗救治中心(山东省青岛市),觅非播舍河南中心(河南省汝州市)。
觅非播舍之家的孩子来自于全国各地,全部患有各种疾病,如:脑瘫、自闭症、唐氏综合症、脊膜膨出和先天性心脏病等。觅非播舍之家已收养超过80名孤儿,根据每个孩子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医疗、养护、康复及特殊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斯蒂夫说:“觅非播舍的意思,就是寻觅那些没人要的、看似没有价值的孩子,给他们一个家,为他们播撒一片希望。”
2001年7月,新玮第一次来到河北的一家孤儿院,也是她第一次看到竟然有那么多因各种残疾遭到遗弃的孤儿。从那天起,一个信念在新玮的心里扎下了根。同年,斯蒂芬应邀来中国做钢琴培训,恰好,新玮是他的翻译。在彼此的交流中,发现有许多相同的意愿。原来,早在1990年,斯蒂芬就开始把自己在洛杉矶的家向无家可归的人开放,在将近二十的时间里帮助了很多的人。随后两人有了更深的交往,并于2003年在美国结婚。
觅非播舍育婴房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有14个2岁以内的孩子在这里生活。2001年,新玮和斯蒂芬收养了第一个孩子,后来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施罗德夫妇就把在河北燕郊的家当做了第一个收容中心,也方便一些国外的义工来中国探望觅非播舍之家的孩子们。
斯蒂芬和新玮共有7个孩子,其中3个是他们收养的残疾患儿:天恩,天逗和荷花,另外5个是自己的孩子,分别是5岁的男孩Zuriel,3岁的男孩Azariah、2岁的女孩Batkol和刚出生4个月的女孩Raamiah。天恩是在甘肃一个小学校的门口被人捡到的,那时他刚刚出生,在地上躺了3天4晚居然还活着。天恩患有脊膜膨出症,也就是先天脊柱断裂、神经外露,腰以下完全没有知觉。比天恩小两岁的天逗也患有脊膜膨出症,荷花的病情是唇腭裂,手术后已痊愈。最初的岁月里,新玮正怀着他们的Azariah,她一天要分别为天恩和天逗插5次尿管,大便都需要她用手抠出来,还要照顾自己的不到一岁的儿子Zuriel。爱哭的天逗时常撕心裂肺地哭闹,这一切仿佛灾难一样。但斯蒂夫和新玮坚信,爱会使这一切变得不再艰难。
觅非播舍村庄位于山东省临沂莒南县大店镇,占地43亩。2009年6月,施罗德夫妇正式来到临沂这边收养孤残弃婴,刚开始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场所。同年8月份,开始在这片山地上建立觅非播舍之家。大约在2010年6月份,孩子开始陆续入住觅非播舍之家,前后收养了40多位弃婴,这里已经成为最大的一个中心。在这里,他们会尽快将接收的孩子送到河北燕郊的“觅非播舍育婴坊”进行专业的喂养,并根据孩子不同病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这里还有七间大小不同的卧室,卧室内有供不同年龄孩子入睡的床位,工作人员晚上都会住在每间卧室,给予孩子们最贴心的照顾。此外还有一间供孩子活动和康复训练的活动室。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的觅非播舍医疗救助中心主要收治重病及需要医疗救治的孩子。2012年春节过后,施罗德夫妇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附近的一座居民楼里租用了一间房子,作为觅非播舍在青岛的家,方便他们收养的重症孤儿就近接受专业的治疗,除了妮妮,当时还收养着7个月的正正、8个月的彤彤、2岁的咚咚、3岁的杰克和13岁的乐乐。新玮在采访中谈到,觅非播舍在青岛设立中心,主要是看中青岛的医疗水平以及这里的医生对待重度残疾儿童的态度。
觅非播舍河南中心设置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与医院合作收治并养护来自于河南省境内各福利院的患有脑瘫的孩子。2012年4月,施罗德夫妇在河南汝州设立收养中心,新玮谈及再次设立中心的原因时说到,觅非播舍收养了很多脑瘫患儿,而汝州有一家治疗脑瘫比较有名的医院(金庚医院),“在汝州用来照顾孩子们的房子也是医院提供给我们的。”
与很多私人慈善机构先募捐再行善的方式有所不同,觅非播舍几乎没有搞过募捐,孤儿院的收入全依靠爱心人士自愿捐助。“虽然手里并没有多少钱,但在这个孤儿院走过的十个年头里,我俩还真没有为钱发愁过。”新玮说。“每一次都是这样,就在我们需要钱的时候,就会有善款打来帮助我们。肯定是上帝看到我们在做善事,冥冥之中帮助了我们。”新玮曾在博客中写道:“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
觅非播舍与很多慈善机构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收养和治疗的孩子在常人眼中都没有什么“价值”。有像妮妮这种即便经过治疗也不能延续几天生命的孩子,而更多的是脑瘫儿童。很多人愿意捐款给那些经过治疗后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有时医生看到为这些残疾弃婴花费高额的医疗费都很不理解,表示没有必要,然而在施罗德夫妇的眼中,生命最重要的并不是他能对社会做多大的贡献,而是一个人不断面对挑战并克服它们。
斯蒂芬和新玮,还有觅非播舍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在面对孩子们时都遵行着这样的原则:不说谎,不论断别人,不说刻薄的话,不承诺做不到的事。父母之间,一方正在管孩子,另一方有不同意见也不能当时拦阻,要在孩子不在时沟通。当大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大人会让孩子看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了解大人也有软弱的时候。而孩子们之间,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彼此接纳、彼此饶恕。
“快乐是暂时的,但喜乐是长久的。做这个事情是很辛苦的,尤其是面对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给他们喂饭、端屎端尿,这种耐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施罗德夫妇告诉记者,有时他们也会感觉到爱心和忍耐是有限的。“很多大小便失禁和不足一个月的婴儿所带来的清洁压力是很难想象的,有时候两天不清洗衣服,孩子就没有衣服穿了。”施罗德夫妇说到,“我们做的这项工作,可能做得越久麻烦就越多。虽然每天都要面临不同的困难,但我们还是能从中收获喜乐。”
说到对孩子们未来的期望,新玮说:首先,他们要做诚实的人,对身边人诚恳、真实地关爱他人,爱人如己;其次,要做负责的人,有信仰、尽本分。女孩要成为好妻子、好母亲,从小她们就要学习做饭、做衣服;男孩要成为负责的丈夫和父亲,成为一家的带领者。
在一次采访结束时,斯蒂芬按住记者的笔,对记者说:“在你之前我们几乎是拒绝采访的,现在之所以愿意分享我们的故事,不是想让大家给我们捐款,而是希望他们看到报道后,能注意到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人的价值在于被需要,当我们被别人需要时,我们的生命才会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