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街舞世界的舟舟--袁梦龙
[打印本页]
作者:
佳弋妈妈
时间:
2013-4-18 22:02
标题:
街舞世界的舟舟--袁梦龙
[attach]2071[/attach]24岁的袁梦龙是唐氏综合征患者,智力偏低、发育迟缓、思维非常简单,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抵抗力也差。但即便如此,在开明执着的父母的培养下,如今的他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而且学会了街舞和太极拳,看过他跳舞的人都戏称他是“街舞世界里的舟舟”。
不久前,母亲张玉芹带着儿子一起,从老家河南来到天津,新帮办和天津卫视《幸福来敲门》节目联袂,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给梦龙找到一个有耐心、有爱心、能够走进他内心的街舞老师,陪伴着这个单纯可爱的孩子一起成长。
3个月大被诊断为唐氏患儿 4岁才说第一句话
1989年2月,张玉芹带着3个月大的儿子袁梦龙去体检时得知,儿子是唐氏综合征患儿。“那天我是‘飘’回家的。”张玉芹说,郁闷和沮丧曾一度占据了她的全部生活,“龙龙爸说,咱作为家长,必须得对孩子负责任。我就想不管怎样,我们尽最大努力教育他吧!”张玉芹慢慢接受了现实。
唐氏综合征患儿综合免疫功能严重低于正常人,容易受到各种感染。因此,4岁以前的袁梦龙频繁感冒发烧,而且一烧就是40℃,几乎每个月都要住院。尤其到了冬天,张玉芹和丈夫总是在深夜背着儿子去看病,“去一趟少说要住三四天,有时甚至住半个月”。因为袁梦龙体质太弱,1990年在企业担任会计的张玉芹辞掉工作专心照顾孩子。丈夫袁福洲当时在一家企业打工,工作并不稳定,一个月300元工资要负担整个家庭的开支。辞掉工作后,张玉芹每天都带儿子去公园训练他走路,在家一遍遍放儿歌和唐诗磁带教他说话。
一切付出,都在袁梦龙4岁那年有了回报。那一天,张玉芹跟儿子说:“妈妈去做饭,你在沙发上乖乖等着。”其实,这只是母亲与儿子一句无心的交流,并不期待他能有什么回应,但未承想,袁梦龙小声地说了句:“妈妈,知道了。”那是4岁的儿子第一次叫“妈妈”,也是他说出的第一句话!张玉芹喜极而泣,她说那种幸福的感觉无以言表,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她觉得自己更加有信心让儿子过得和普通孩子一样幸福快乐。
学习街舞刻苦认真 不练会动作决不回家
唐氏综合征患儿是中度到轻度智障,行为上喜欢模仿和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这些缺陷却恰恰造就了“唐宝宝”的优点:不会偷懒,不嫌闷,守纪律。
1995年,为生活所迫,张玉芹开了一家小小的理发店。转年她将已经7岁多的儿子送到培智学校接受系统教育,一上就是十几年。
2008年,袁梦龙在电视里看到了街舞表演,跟妈妈说要学街舞,此时他已经学了6年多的架子鼓,还正在学太极拳。几经辗转,张玉芹为儿子找到一个业余街舞老师,起初,老师选了相对简单的动作,但袁梦龙的身体特别僵硬,教了很多遍也模仿不出来,但难能可贵的是,袁梦龙比正常孩子更加能吃苦,每天下午都是两点多到练功房,一直练到晚上七八点,“不练会了一个动作,他是拉都拉不走的,回家孩子把衣服脱下来一拧,汗水都能滴答下来,可他还特别高兴,从来不叫苦”。
“龙龙学习街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学校的老师毕竟不是专业的,已经把能教给他的都教了,我们希望他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间。”面对记者,张玉芹充满希冀地说。教袁梦龙街舞的老师说,龙龙的基本功十分扎实,相信对于今后更高水平的学习会很有帮助。
记者对话梦龙
记者:跳街舞一定很辛苦,你是怎样做到的呢?
梦龙:我跟别人不一样,我不怕苦。我一听到音乐就停不下来的,我喜欢跳,有时特别累,可我停不下来,我想跳得和老师一样好。
记者:有的动作很难,你学不会的时候怎么办呢?
梦龙:小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叫我傻子,我很难过,妈妈跟我说:“不管他们说什么,我们自己要自立自强,即使别人对你不礼貌,你也不能对别人不礼貌。”我一直记着妈妈的话,无论学什么,再难我都会坚持,我想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学会的,我想让别人尊重我。
记者:你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
梦龙:我也在学太极拳,我特别想把太极拳和街舞放到一起练,找一个老师帮助我完成这件事,一定很好看,我会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学生,我希望有老师愿意收下我,让我实现自己的梦想,站上更大的舞台。(记者 任桐)
欢迎光临 唐氏综合症家长互助会 (http://ds-home.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