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康复资讯
首页 > 教育康复资讯 >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第二部分)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第二部分)
时间:2012-12-19 12:07:21 来源:唐氏综合症家长互助会 作者:网络 浏览:5733次
(接第一部分)4.立位-

    (1)调节上肢向前、肩关节前屈、上胸部前屈,可抑制全身伸展,用于抑制手足徐动型脑瘫的伸肌痉挛(图22—10,A)。-

    (2)使上肢外展外旋,在躯干后方合拢,可抑制痉挛型脑瘫躯干、髋关节,下肢的痉挛,促进脊柱伸展、髓关节、下肢外展,外旋及伸展(图22—10,B)。-

    以上简要的介绍了各关键点调节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时,应明确患儿的障碍情况,找出主要问题,在关健部位给予调节以诱导出正确的反应,抑制异常的反应。随着治疗深入,从被动调节到主动的运动,促进小儿自主运动形成,发挥患儿主动的调节能力。

 

                        


三.姿势反射的促进手法-

    促进姿势反射对赋活人的基本运动,再现正常的姿势反射具有重要作用,促进姿势反射  的手法很多,采用的部位也不相同,以下主要介绍临床上最常用的从头部操作的颈立直反射的促进手法。-

    出发姿势:患者取仰卧位,训练师位于患儿头部上方、左手固定患儿下颌部(以左手为例),右手固定患儿的后头部(图22—11,A)。-

    操作手方法:训练师双手缓慢上提后头部、使背部抬高离开床面,下颌抵胸,使颈部周围肌群同时收缩并波及到肩部及腹部,这时训练师手中的头部有变轻的感觉后,继续上提头部,使头部向左侧回旋、当头部向左侧旋转时,肩部、上肢、躯干、髋关节、下肢都顺序向左旋转形成侧卧位(图22—11,B)。-

    从侧卧位,继续牵引头部向左侧旋转形成俯卧位(图22—11,C)。-

    当形成俯卧位后,训练师两手位置不变,(一手固定下颌,一手固定后头部),左右旋转头部,小儿用肘关节或手支撑,前胸离开床面,这时训练师继续牵引头部,左右旋转并向前牵拉,诱导出一侧下肢屈曲向前方移动(图22—ll,D)。此手法多用在痉挛性双瘫患者,促进其两下肢交替向前的移动运动。

 

               

 



    当患儿用双手支撑后,继续左右旋转躯干,使骨盆从床面上抬起,形成四爬位(图22—11E)。此时训练师缓慢牵引头部向上,使体重向后移动,因髋关节与躯干的抗重力伸展而形成膝立位(图22—12,A)。-

    患儿形成膝立位后,训练师移动患儿侧方,仍用手固定头部,使体重移向一侧膝部(训练师侧)并继续旋转头部向训练师侧,另一侧下肢向前伸出形成单膝立位(图22—12,B),这时训练师仍固定患儿头部,位于患儿前方,用力诱导使体重移动到向前伸出的下肢的足底(图22—12,C),并逐渐地支撑体重,训练师继续用双手固定头部,向上牵引,患儿髋关节伸展,并向另一侧旋转头部,此时患儿站起用双侧足底支撑体重(图22—12,D),诱导出立位姿势。-

    以上是从头部操作,促进颈立直姿势反射的促进手法,这种反射是无意识的动作,是人类基本运动功能的基础。治疗时可以与口头指示互相配合,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性。此种促进手法,可从头部操作,也可从肩部操作,选择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重要的是以能诱导出正常的姿势反射为准。

 

                  


四、叩击法-

    叩击法(Tapping)又称叩打法或轻叩法,是对浅表感受器及固有感受器的刺激手法。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某一部位肌肉的肌张力,丰富患者的感觉运动经验,根据叩击作用的目的,分为以下4种方法:-

    (一)抑制性叩击法-

    采用抑制性叩击,目的是为了刺激浅表感受器与固有感受器,使颈部、躯干部、四肢的姿势张力增强。通过小范围的反复轻轻叩打,激活痉挛肌的相反肌群,使之产生痉挛拮抗肌的相反抑制。例如肱二头肌痉挛肘关节屈曲时,训练师可一手在肘部下方支撑,另一手叩击患者前臂,激活肱二头肌的拮抗肌,肱三头肌收缩,使肘关节由肱二头肌收缩的屈曲状态,出现伸展状态,这是由于叩击激活了肱二头肌的拮抗肌,肱三肌收缩的缘故。-

    如腓肠肌痉挛时,可使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小腿抬高,这时可叩击足底,可使膳肠肌的拮抗肌胫前肌被激活,由于胫前肌收缩,使下肢伸展而抑制了腓肠肌的痉挛。临床上多用在痉挛性脑瘫,目的是活化痉挛的相反肌群,使其收缩,起到相反抑制的作用。-

   (二)压迫性叩击-

    压迫性叩击多用在对抗重力,保持姿势,增大姿势张力作用,适用于手足徐动型脑瘫或共济失调型脑瘫,因其不随意运动、活动范围过大、稳定性差而不能维持一定姿势。治疗时患者多取坐位,两手在前方支撑,训练师可在患者后方,从肩部向下给予压迫性叩击,先向下压迫,然后再松开、一压一松反复进行,使肩关节肌肉收缩、维持对称的姿势。压迫性叩击可在各种体位下进行。-

    (三)交互性叩击-

    交互性叩击治疗法,是利用相反神经支配刺激建立平衡反射的手法。治疗时训练师用一手轻椎身体一定部位,使身体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失去平衡,然后再用一手轻甲使之又恢复平衡的治疗手法。交互性叩击适用于手足徐动型脑瘫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

 

    (四)轻抹叩击-

    轻抹叩击法沿着想要诱导出运动的方向,在一定肌肉相对应的皮肤上给予轻抹(扫)刺激,使这个特定肌群收缩产生运动,使主动肌与拮抗肌发生协同作用。例如在俯卧位时上肢支撑、作抬头训练时,当患者抬头时,在下颌处停止轻抹叩击,而当患者低头时则立即用手轻抹(扣击)下颌,使小儿头部上抬,保持头正中中、促进抗重力肌发育。对上肢屈曲的患者,训练师可用双手在上肢的两侧,从近位端向远位端作轻抹叩击,可使肢三头肌收缩,出现上肢伸展的效果。-

    以上介绍了4种常用的叩击手法,在治疗前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叩击手法,治疗时要观察患者反应,过强的叩击可引起异常反应,过弱刺激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治疗时如出现异常肌紧张,应停止叩击,查找原因。叩击疗法在开始时,反应多不明显,这是因为刺激未达到阈值,不应停止,要坚持下去就可以出现效果。应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叩击的强度。中用脑瘫之友 at 2008-7-21 22:06:52 目前,对于小儿脑性瘫痪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现介绍婴幼儿早期的一些训练,以及精选英国伦敦Bobath中心和日本Bobath病院的经典资料中对最常见的痉挛型双瘫、年长儿痉挛型四肢瘫的治疗手技,供参考。

佳弋妈妈提醒:本文是脑瘫孩子物理训练的一些手法和理念,唐氏孩子的肌张力不足部分和脑瘫孩子张力部分的训练有相似之处,故放上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在仔细阅读此文后,可以找到帮助自己孩子的方式。

如涉及到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