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发音状态下构音器官的协调转换
1)韵母运动:舌位的上下、前后运动;下颌分级控制
2)声、韵联动:颌、唇、舌、齿的协调运动;
3)音节交替:
4)拼读音节:
韵母运动:
仿说:
1、下颌分级控制: /ɑ→e→i/、/ i→ɑ→/e/、/e→ɑ→i/;
2、舌位上下:/ i→ɑ/、/ɑ→i/ ;/u→ɑ/、/a→u/、/ü→ɑ/、/a→ü/;/i→ɑn/、/i→ɑo/、/i→ang/;
/u→ɑn/、/u→ang/;/ü→ɑn/
3、舌位前后:/i→u/、/ u→i/、/e→i/、/i→e/、/i→o→u/、/u→e→i /
声、韵联动:
仿说:
1) /b→i/、/f→ang/、/ p→u/、/k→u/、/j→ü/、/n→ao/
2) /j→i→a/、/b→i→an/、/p→i→ao/、/g→u→a/、/k→u→an/、
/h→u→ang/、k→u→ang/、/j→ü→an/、/ x→ü→an/
3) /d→a/、/d→u// d→e/、/d→i/
/d→a→i/、/d→u→an/、/d→i→a→o/、/d→i→o→u/
音节交替变化训练(反复3遍):
ba ta;ma bi ;pa ba ; bu ba
拼读音节:
b—à—bà 爸爸 m—ā—mā 妈妈
d—ì—dì 弟弟 j—iā—jiā 佳佳
p—ó—pó 婆婆 g—ē—gē 哥哥
d—iàn—diàn 电话 电表 d—ài—dài 戴帽子 戴手套
d—ì—dì 扫地 拖地 d—òu—dòu 豌豆 豇豆
四、语音感知训练及操作指导:
1、听儿歌 、童谣 、拼音、听故事:
父母或养育者说、唱,让孩子听;
播放视频、录音,让孩子听;
2、父母要积极为孩子创造语言环境,让孩子更多地听到语言,熟悉语言和渐渐理解语言。
五、构音矫治五步曲
(一)、音位诱导训练;
(二)、音位习得训练;
(三)、音位对比训练;
(四)、矫治音位的语音重复、切换训练;
(五)、音位强化训练(生活言语);
(一)音位诱导训练
目的: 帮助患者诱导出本被遗漏、替代或者歪曲的声母音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例:音位/d/(/d/→/g/)诱导训练
帮助患儿认识到/d/的发音部位在舌尖-齿龈
1、先诱导孩子咬舌发出接近目标音;
2、再逐渐引导孩子将舌尖上抬抵住上齿龈发出目标音
(二)音位习得训练:
目的:促进构音障碍儿初步习得某音位,将在诱导阶段诱导出的音位进行类化。
掌握目标音位
1、单音节(/音位+单韵母/ 、/音位+复韵母/、 /音位+鼻韵母/)
2、双音节(前)、三音节(前)、
3、双音节(后)、三音节(后)和三音节(中)
例:目标音位/d/
1)单音节(/音位+单韵母/ 、/音位+复韵母/、 /音位+鼻韵母/)
大、地、读;戴、刀、多;蛋、灯、荡
2)双音节(前)、三音节(前)、
电话、灯光;电饭煲、大气球
3)双音节(后)、三音节(后)和三音节(中)
鞋带、鸡蛋;火锅店、美工刀;
木地板、鸡蛋面
(三)音位对比训练
例:d的最小音位对
(四)矫治音位的语音重复、切换训练
1、音位/d/的语音重复训练材料
词语: 弟弟 嘟嘟 等等 东东 打的 地点 点滴 断电
句子: 1)我打的。
2)妈妈打点滴。
3)弟弟打的。
4)弟弟等等我。
5)断电了,灯不亮了。
2、音位/d/的语音切换训练材料
(1)d/n :
词语:电脑 大脑 等你 大闹 豆奶
句子 :1)妈妈是女的。
2)爸爸是男的。
3)爸爸买豆奶。
4)我等你。
(2)b/d :
词语:大便 地板 电表 表达 打扮 打靶 躲避 大伯
句子:1)我打靶。
2)妈妈别打了。
3)我要大便。
4)你别动。
5)电表坏了。
(3)d/ɡ:
词语:蛋糕 光碟 稻谷 大哥 灯光 冬瓜 果冻 关灯
句子:1)爸爸买蛋糕。
2)我关灯。
3)弟弟关灯。
4)我要果冻。
5)妈妈放光碟。
(4)d/t :
词语:地图 地铁 电梯土豆 徒弟 停电 特点 拖地
句子:1)你的要求太多了。
2)我喜欢吃土豆。
3)今天停电。
(五)音位强化训练
1、在日常的情境中强化目标音位,可以帮助患者将所习得的目标音位迁移到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去。
2、结合患儿生活实际设计目标音节、词语、句子,让患儿学说学用。
3、范例:
音位强化训练
音位/d/的生活言语
范例:
电 电灯 妈妈关电灯。弟弟开电灯。
豆 豆奶 爸爸买豆奶。我喝豆奶。
戴 戴手套 妈妈带手套。我戴手套。
地 拖地 我拖地。妈妈拖地。
大 大蛋糕 我要吃大蛋糕。妈妈给你大蛋糕。
钓 钓鱼 我和爸爸去钓鱼。

